木材的構造是在樹木生長過程中自然形成的,其共性特征和組織結構可以從樹干的縱切面和橫切面進行分析。 樹木采伐后的橫截面呈不規(guī)則的圓形,能清楚地看到樹皮、形成層、年輪、髓心、髓線的排列狀況。加工利用中把靠髓心部分的木材稱心材,靠樹皮部分的木材稱邊材,心材和邊材中間部分稱中材。而材質的地方是中材部分。 樹木采伐后的縱截面同樣可以看到樹皮、形成層、年輪、髓心。加工利用中把靠樹梢部分稱梢材,樹根部分稱根材,梢材和根材中間部分稱中材。如果把樹樁或板材分段鋸截后,常常又把這些木材分為根材和梢材,縱截面的材質同樣還是中材好。 相關閱讀:木材選用原則 口訣: 木材要分清, 縱橫截面有名稱。 橫截心、邊和中材, 縱截中材和梢根。 樹皮年輪形成層, 髓心髓線規(guī)律清。 木材各部分的特征 樹皮是保護樹木生長發(fā)育的韌皮層。在工業(yè)和醫(yī)面也具有不同的利用價值。形成層是介于樹皮和木質中間的內(nèi)皮,起分生木質作用,春天為內(nèi)樹皮,秋天長成木質,秋天為內(nèi)樹皮,冬春長成木質,依此循環(huán)往復。在木材利用中,樹皮對樹干起保護作用。如果木材在采伐后過早地剝掉樹皮會出現(xiàn)木材開裂現(xiàn)象。如果采伐后帶樹皮的木材不剝樹皮放在不通風潮濕的地方,木材更容易腐爛,更容易蟲蛀。 口訣: 樹木采伐冬春好, 樹皮不宜早剝掉。 末伏剝皮鋸板料, 自然干燥存放好。 心材、中材、邊材 心材取材于髓心范圍,其色深而比其它部分質硬。這是因為樹木生長中心材部分活的細胞逐漸死亡和減少,木質中細胞的貯藏物質如淀粉等已經(jīng)消失,水分輸導管也已逐漸堵塞。樹木本身的樹脂沉積和樹木本身的色素滲入,使心材部位逐漸形成顏色較深的木質,由于這些原因一經(jīng)干燥,木質纖維分裂快,造成木工制作加工時容易開裂的現(xiàn)象。 邊材范圍的木質色淺而脆。這是因為在樹木生長中,邊材是由形成層的生長而逐漸轉化為木質的。邊材中活的細胞大量存在,水分含量高,木質生理性活動能力還很強,樹木的水分輸導管暢通,樹木本身的樹脂和貯藏物質在繼續(xù)活動,邊材木質還未達到一定的成熟程度,表現(xiàn)為軟又嫩。所以造成邊材容易彎曲。 中材因取材范圍在心材和邊材中部,所以中材在樹木生長中活的細胞存活數(shù)、水分管形成、樹脂和樹脂沉淀物、水分含量等等都在適中狀態(tài),材質年輪和木質纖維的形成均勻。在木材雕刻中它是取材范圍的部分。 口訣: 心材邊材要區(qū)分, 中材木質最適中, 心材常裂邊材曲, 取材用料搭配用。 梢材、中材、根材 梢材因取材樹干最上部分,故材質的管狀細胞壁嫩軟且不勻稱。其一,樹木生長過程,這部分形成層的活力很強,樹干和樹枝的生理活力及輸導管部分還十分健全,活的細胞和貯藏物質在這個范圍內(nèi)循環(huán)和積聚。其二,梢材部分若有枯死的樹枝,自然水分菌害等一經(jīng)侵蝕,通過管狀細胞壁和細胞腔一直可以侵蝕到樹的根部,俗話有“梢空空到底”之說是這個道理。 根材指樹木生長時樹干離地面1m范圍的材質。由于木材根部靠近地面,各種水分靠近形成層在邊材內(nèi)進行循環(huán),而根部活的細胞逐漸死亡。俗話有“底空三尺”的說法很有道理。 中材介于樹木中間部分,材質纖維勻稱,水分含量適中,變異性較小。 口訣: 梢、中、根材位置分, 縱橫中材都適中, 根材易裂質粗重, 梢材易曲質細輕。 木材梢空空到底, 根腐多是三尺“洞”。 對樹木采伐后的樹干進行、細致的構造分析,能很好地掌握其特征,從而達到更合理的使用。
|